高考化學專題復習:化學平衡圖像專題
化學平衡圖像專題 1.對反應2A(g)+2B(g)3C(g)+D(?),下列圖象的描述正確的是 A. 依據圖①,若t1時升高溫度,則ΔHP2 D. 依據圖②,物質D是固體或液體 【答案】B 2.下列圖示與對應的敘述相符的是 A. 圖甲表示放熱反應在有無催化劑的情況下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 B. 圖乙表示一定溫度下,溴化銀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線,其中a點代表的是不飽和溶液,b點代表的是飽和溶液 C. 圖丙表示25℃時,分別加水稀釋體積均為100mL、pH=2的一元酸CH3COOH溶液和HX溶液,則25℃時HX的電離平衡常數大于CH3COOH D. 圖丁表示某可逆反應生成物的量隨反應時間變化的曲線,由圖知t時反應物轉化率最大 【答案】B 3.—定條件下,CO2(g)+3H2(g)CH3OH (g)+H2O(g) △H=-57.3 kJ/mol,往 2L 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 1 mol CO2和3 mol H2,在不同催化劑作用下發生反應①、反應②與反應③,相同時間內CO2的轉化率隨溫度變化如下圖所示,b點反應達到平衡狀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 點 v(正)>v(逆) B. b點反應放熱53.7 kJ C. 催化劑效果最佳的反應是③ D. c點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K=4/3(mol-2.L-2) 【答案】A 4.如圖是可逆反應A+2B2C+3D的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隨外界條件改變(先降溫后加壓)而變化的情況,由此推斷錯誤的是 A. 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B. A、B一定都是氣體 C. D一定不是氣體 D. C可能是氣體 【答案】B 5.下圖是恒溫下H2(g)+I2(g)2HI(g)+Q(Q>0)的化學反應速率隨反應時間變化的示意圖,t1時刻改變的外界條件是 A. 升高溫度 B. 增大壓強 C. 增大反應物濃度 D. 加入催化劑 【答案】C 6.汽車尾氣凈化的主要反應原理為2NO(g)+2CO(g)2CO2(g)+N2(g)。將1.0 mol NO、0.8 mol CO充入2 L恒容密閉容器,分別在T1℃和T2℃下測得n(CO2)隨時間(t)的變化曲線如下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反應是吸熱反應 B. T1℃時,K=0.9 C. T2℃時,0~2s內的平均反應速率v(N2)=0.075 mol/(L·s) D. T1℃時,向平衡體系中加入1 mol NO,再次平衡時NO轉化率大于40% 【答案】C 7.下列圖示與對應的敘述相符的是 A. 圖1表示向氨水中通入HCl氣體,溶液的導電能力變化 B. 圖2表示不同溫度下水溶液中H+和OH-濃度變化的曲線,圖中溫度T2>T1 C. 圖3可表示pH相同的NaOH溶液與氨水稀釋過程的pH變化,其中曲線a對應氨水 D. 圖4表示同一溫度下,在不同容積的容器中進行反應2BaO2(s)2BaO(s)+O2(g),O2的平衡濃度與容器容積的關系 【答案】C 8.已知氣相直接水合法制取乙醇的反應為H2O(g)+C2H4(g)CH3CH2OH(g)。在容積為3L的密閉容器中,當n(H2O):n(C2H4)=1:1時,乙烯的平衡轉化率與溫度、壓強的關系如下圖所示: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a、b兩點平衡常數:b>a B. 壓強大小順序: P1>P2>P3 C. 當混合氣的密度不變時反應達到了平衡 D. 其他條件不變,增大起始投料,可提高乙烯轉化率 【答案】D 9.一定條件下,CH4與H2O(g)發生反應:CH4(g)+H2O(g)?CO(g)+3H2(g).設起始n(H2O)/n(CH4)=Z,在恒壓下,平衡時CH4的體積分數φ(CH4)與Z和T(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該反應的焓變△H>0 B. 圖中Z的大小為a>3>b C. 圖中X點對應的平衡混合物中n(H2O)/n(CH4)=3 D. 溫度不變時,圖中X點對應的平衡在加壓后φ(CH4)減小 【答案】A 10.某溫度時,在一個2L的密閉容器中,X、Y、Z三種氣體物質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X+Y2Z B. 容器內混合氣體的平均摩爾質量保持不變表明該反應一定達到平衡狀態 C. 平衡時,體系的壓強是開始時的1.8倍 D. 平衡時,Y的體積分數為50% 【答案】C 11.某密閉容器中充入等物質的量的A和B,一定溫度下發生反應A(g)+xB(g)2C(g),達到平衡后,在不同的時間段,分別改變反應的一個條件,測得容器中物質的物質的量濃度、反應速率分別隨時間的變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30 min~40 min 間該反應使用了催化劑 B. 反應方程式中的x=1,正反應為吸熱反應 C. 30 min 時降低溫度,40 min 時升高溫度 D. 30 min時減小壓強,40 min時升高溫度 【答案】D 1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由圖甲可知,升高溫度醋酸鈉的水解程度增大 B. 由圖乙可知,a點的數值比b點的數值大 C. 由圖丙可知,反應是吸熱反應 D. 由圖丁可知,反應金剛石,石墨,的焓變 【答案】A 13.工業上常用一氧化碳和氫氣反應生甲醇。一定條件下,在體積為VL的密閉容器中,CO(g)+2H2(g) CH3OH(g),下圖表示該反應在不同溫度下的反應過程。關于該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反應達平衡后,升高溫度,平衡常數K增大 B. 工業生產中溫度越低,越有利于甲醇的合成 C. 500℃反應達到平衡時,該反應的反應速率是v(H2)= mol/(L·min) D. 300℃反應達到平衡后,若其他條件不變,將容器體積擴大為2VL,c(H2)減小 【答案】D 14.下列關于各圖像的解釋或結論正確的是 A. 圖甲表示常溫下向2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滴加pH=11的NaOH溶液,溶液的pH隨NaOH溶液體積的變化關系 B. 圖乙表示2SO2(g)+O2(g)2SO3(g) △H<0的平衡常數K與溫度和壓強的關系 C. 圖丙表示一定條件下的合成氨反應,N2的起始量恒定時,NH3的平衡體積分數隨H2起始體積分數的變化,圖中a點N2的轉化率等于b點 D. 圖丁表示反應 2SO2+O2 2SO3,t1 時刻降低溫度符合圖示變化 【答案】D 15.反應:2X 在不同溫度和壓強下的產物Z的物質的量和反應時間t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B. C. D. 【答案】A 16.下列圖示與對應的敘述相符的是 甲 乙 丙 丁 A. 圖甲表示常溫下稀釋pH均為11的MOH溶液和NOH溶液時pH的變化,由圖可知溶液的堿性:MOH>NOH B. 圖乙表示常溫下0.100 0 mol·L-1醋酸溶液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