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浚工程施工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況 1.1、胡埭鎮河道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直湖港水系)清淤施工三標段建設內容為龍延河、王典橋浜、前家浜、下場浜、淀溪環浜、姚巷浜、席巷浜、潘貴莊浜、西頭浜、東盛巷浜、巷頭岸浜、樓下浜、后吳浜),主要內容為:河道清淤、沿線清理障礙物等。 1.2、建設地點:濱湖區胡埭鎮。 1.3、主要工程項目內容 本工程施工內容包括:河道清淤約14萬方,其中龍延河80579.0立方為挖泥船施工,其余為水力沖淤,總工期要求90日歷天。施工路線長,清淤方量大,工期比較緊張,需進行統籌考慮計劃,配足資源,進行合理調度安排,抓住關鍵線路,狠抓落實,使施工一直處于受控狀態。 二、 施工測量 2.1測量依據 1、業主提供的勘測基線控制點(網),水準點。 2、胡埭鎮河道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直湖港水系)清淤施工三標段施工圖紙。 3、《水運工程測量規范》(JTJ 203-2001)。 2.2施工測量范圍 本工程施工測量工作主要包括: 1、 測設施工基線和施工水準點; 2、 疏浚控制測量; 2.3測量工作程序 1、由主管工程技術人員提供測量所需的資料、圖紙。 2、測量員負責現場測量及內業計算。 3、主管工程技術人員負責審核現場測量成果及內業計算結果。 4、對重要項目,工程項目主管工程師必須復核測量內業計算結果。 5、對須經業主代表、監理工程師復測確認的測量工作,如施工平面控制網、高程控制網以及打樁控制應按規范要求將有關資料報監理工程師審核批準。 2.1測量儀器 根據本工程實際情況,擬選用徠卡TC402型全站儀1臺,T2經緯儀2臺,N2水準儀2臺和GPS1臺進行本工程的測量工作實施。各種測量儀器性能見下表: 測 量 儀 器 配 備 一 覽 表 名 稱 型 號 數 量 精 度 制 造 商 GPS基站 HD8900RTK 1臺 5mm+1ppm 中國 GPS移動站 HD8900RTK 1臺 5mm+1ppm 中國 水準儀 N2 2臺 2mm/km 瑞士徠卡公司 三、挖泥船河道疏浚 3.1施工控制及驗收標準 河道疏浚以標高控制,不得高于設計高程。疏浚驗收以?疏浚工程技術規范?、?疏浚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來執行。水域挖泥施工按超寬2m,超深0.3m來控制,挖泥邊坡不陡于設計邊坡。 i. 疏浚施工流程 施工流程見下圖: 施工區浚前測量 碼頭疏浚 測量驗收 施工船舶設備調遣 ii. 施工方法 一、施工測量與控制 1、平面與高程控制 本工程挖泥船、測量船擬采用DGPS定位技術,為水上測量、導航、施工進行定位。定位系統精度的檢測及監控: 1)零基線檢測:在DGPS差分參考臺基準點上,安裝參考臺GPS接收天線及DGPS接收天線,DGPS接收機RS-232口與計算機相連,接收并采用XYPLOT軟件記錄信號24小時,與基準點的已知坐標進行比較,誤差應符合1~3米的要求。 2)基線檢測:在離差分參考臺50~80km范圍內的施工區中的已知點上安裝DGPS接收天線,用XYPLOT軟件記錄定位信號24小時,與已知坐標進行比較,誤差應符合1~3米的要求。 DGPS定位系統經業主、監理工程師檢驗合格后,供本工地挖泥船及測量船使用。 高程控制系統:高程系統采用當地理論最低潮面。施工前,設立滿足施工要求的驗潮站,并建立潮位遙報系統,為挖泥船和測量船提供實時潮位。 2、測量與施工控制 1)水深測量 采用無驗潮水深測量計算機自動成圖系統,可實現計算機導航、數據采集和內業處理等功能。可同步采集定位坐標和水深數據,并可在測深紙上打標記線,注明線號和點號,便于內業處理時進行校對。內業處理包括潮位改正、水深數據編輯和計算機成圖三部分。 2)挖泥船施工定位及挖深控制 ①平面位置控制 采用DGPS進行導航定位。挖泥船挖泥作業時均安裝DGPS定位儀,并與計算機聯合使用。挖泥船上的DGPS在接收衛星信號的同時,也接收安裝在陸地平面控制點上的DGPS基準臺的差分信號,從而測得準確的挖泥位置坐標,并通過計算機以圖形的形式實時顯示出挖泥船在設計疏浚區的相對位置。同時,在計算機的屏幕上以不同的顏色顯示挖泥區不同標高的泥面。 ②挖泥深度控制 通過挖泥船自身的挖深顯示儀,可知道實時的相對挖泥深度。潮位的變化通過安裝在潮位觀測站的自動遙報儀傳送到挖泥船上,挖泥操作員據此不斷調整深度。挖泥過程中還要勤打水頭,復核挖泥標高。 二、開挖施工方法 由于開挖的部分施工區域泥層較厚,需分層進行開挖,分層按2米來控制,分層開挖時層與層之間要進行放坡,如圖所示。 (第三層) (第二層) (第一層) 分層開挖 分層開挖示意圖 分條開挖 在開挖每一層時,還需分條進行開挖。根據對不同土質的設計邊坡,在開挖時考慮邊坡的開挖寬度,在開挖每一層時,根據設計斷面要求,按不同寬度開挖。邊坡部分的開挖結合分層開挖采取階梯法施工。 (第二層) 分層開挖 設計邊坡線 (第三層) 超寬開挖 邊坡分層開挖示意圖 (第一層) 四、抓斗船施工工藝 抓斗船采用四錨定位,利用抓斗將疏浚土挖出裝入泥駁,泥駁航行至拋泥區拋泥,然后返航至挖泥船裝駁,進行下一個生產循環。其工藝流程如下: 抓斗船挖泥 裝自航駁艙 自航駁運泥 拋泥區 自航駁拋泥 返 航 本工程擬采用8m3抓揚式挖泥船一艘,同時配600匹拖輪1艘、500 m3泥駁3艘施工。抓斗船施工時,利用GPS進行測量定位,測量人員定期對儀器設備進行檢查,確保設備的準確性。抓斗船的分層的厚度為2.0m,分條的寬度根據船體的寬度確定,8m3挖泥船為16m。挖泥司機根據船上的測深儀器控制開挖深度,測量工用測深水鉈進行校核,用人工讀尺和發布水位,潮位每變化0.1m將相應調整下斗深度,每挖完一個斗位,即向前移,每挖完一條船位,即移往另一船位開挖。挖泥船移船時,要準確定位,控制移船前進的距離,以免造成漏挖。為避免回淤,在最后一層挖泥時,要加大力度開挖,做到快挖快驗,力爭做到驗收一次性通過。 iii. 船機設備配置 主要施工船舶表 船 名 數 量 生產效率 設備狀況 備 注 抓斗挖泥船 2 150m3/h 良好 200方泥駁 8 200方/船 良好 拖輪 1 良好 iv. 質量保證措施 1、施工中嚴格按照質量體系文件進行各項質量管理工作,確保施工過程得到有效控制,從而確保工程質量目標的實現。 2、項目經理部、施工船針對施工中的技術、質量方面的要求,制定工作計劃,分析影響質量的因素,找出對策;施工中不斷總結、分析、調整,以期達到預定的質量目標。 3、技術交底:工程開工前,由分項主管組織有關人員向挖泥船進行深入細致的技術交底工作,明確質量目標和控制措施,使全體施工人員清楚了解工程性質、內容、施工條件、施工計劃、施工特殊要求和注意事項,使各項工作落實到人,把各項責任分解到人。 4、定期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