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上科學教學反思聽聽聲音_教科版
四年級上科學教學反思-聽聽聲音教科版 《聽聽聲音》是教科版四年級上冊《聲音》單元的第一課。從教學內容安排來看,這是本單元的第一個活動,主要的教學內容設計是讓學生首先用自己的感官——耳朵去傾聽周圍的聲音,體驗聲音的多樣性。讓學生以關注的態度在充分感知聲音的活動中,能夠對各種不同的聲音加以簡單的區分和鑒別,對聲音的強弱、高低等有適當的了解。 新理念的體現: 一、 以人為本,突出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 我將本節課設計了主題貼近學生生活,活動材料也來源于生活。像今天這節課準備的釘子、和學生準備的格尺、橡皮筋、小鈴鐺等之類的物品,這些物品都是孩子們身邊比較容易獲得的和有教育價值的,這些物品都可以作為他們的操作材料。另外我關注學生,注重突出學生是科學學習的主體。鼓勵學生們都很大膽地進行實驗,讓這些物品發出聲音,在實驗的過程體驗到聲音也是有變化的。 二、 教學中,注重對學生科學素養的培養 上課伊始,結合課題讓孩子談談想法,引導學生在學習與聲音有關的內容時,要注意保持教室內的安靜,還應該注意傾聽,在探究活動中, 讓孩子們自己動手,通過實驗感知聲音在強弱(響度)、高低等的變化。使他們在活動中體驗到科學探究的過程、獲得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了學生的科學素養。 三、 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德育教育的培養 無論哪一門學科,教師都不僅僅是為了教書而教書,更多的是育人。我在本課教學中,設計了讓學生對比有聲的世界和無聲的世界(由于時間上把握的不當,最后沒有出現),讓他們說說,對待我們身邊那些聽不到聲音的朋友們,我們應該怎么做?通過學生的說,使學生們明白了他們是幸福的,應當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地學習。更是希望他們對待那些殘疾朋友們能夠給予更多的幫助與關愛。 不足之處也比較多,比如:教學設計內容過多,時間上沒有把握好,整節課前松后緊;實驗設計上對學情分析出入比較大,導致在實驗中浪費了比較多的時間;第一次在市內學校上課,有一些緊張情緒,所以在導學語言上不夠精煉,指導方法不到位…… 總之,反思這一堂課,我從中發現了自己在教學上的不足之處,也找到了癥結所在。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學習、揚長避短,不斷的磨練自己,爭取在短時間內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有較大的提高,在科學學習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第 2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