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六中研究課教學反思(胡榮盛)
學習必備 歡迎下載 廈門六中研究課教學反思(模板) (請下載填寫后上傳) 姓名 胡榮盛 學科 物理 開課時間 _2009_年_10__ 月_27_日 研究 課題 如何提高高三物理復習課的效率 授課內容 有關波動問題的重要分析方法及注意點 開課地 點 高三(2)班教室 本次開課組織負責人 陳成波 聽課范 圍 ______校級_______(省級、市級、校級) 聽課人數 ______23________ 教 學 反 思 教 學 反 思 這是一節高三第一輪的物理復習課,旨在探討如何提高高三物理復習課的效率和質量。課后物理教研組進行了認真的評課,同行們各抒己見,氣氛熱烈,認為本節課上的比較成功,同時也提出了許多寶貴的意見和建議,現本人在評課的基礎上,綜合集體的智慧,作一深刻的反思。 一、 成功之處 1.教學設計合理。前一節課已把“機械波”這一部分內容的基本概念作了詳細的復習,這節課從以下四點講解有關波動問題的重要分析方法及注意點。 (1)分析波動問題的基本思路:①分析質點的振動(宏觀);②分析波形或波形的移動(微觀)。設計了兩個例題,例題(一)用兩種思路都可解,而例題(二)只能通過第②種思路才可解。 (2)波傳到哪一點,哪一點的起振方向與波源最先起振時方向相同。例題(三)選用《導與練》P131.第10題。 (3)由于波傳播的雙向性和質點振動的周期性,注意波動問題的多解特征。例題(四)選用《導與練》P129[例4]。 (4)有些波動問題,如題中沒給出波的圖象,可畫出波形示意圖(草圖)幫助分析。例題(五)選用《導與練》P128[例釋2]。 2.突出解題方法的指導,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節課講的很細、很全面,把有關波動問題的重要分析方法及注意點都講到了,在課本的基礎上,歸納、提煉出四個重要的解題方法及注意點,源于課本又高于課本。特別是最后一點中,要求學生畫出波形示意圖(草圖)幫助分析,單獨列出來作為一點加以強調,學生更為重視,很有創意。通過方法的講解,學生真正理解了機械波的相關概念,提高了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幾個例題都分析得透徹、到位,讓學生知道了一個波動問題拿出來該怎么切入。 3.以學生為中心。本課采用啟發式教學,恰倒好處地設疑,充分激發學生的思維,并能根據學生的反饋,適時調整教學,達到與學生的共鳴,真正體現了老師的“主導”和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不足之處及改進措施 1.容量較大,前松后緊。例題(一)講的非常到位,例題(二)是強調平移法的優勢,花的時間偏多,例題(三)難度較大,學生一時難以掌握,例題(四)和例題(五)學生反饋不夠,看不出學生有無掌握。如果復習時間允許的話,可以把本節內容分為兩節課來講解,例題(四)和例題(五)是多解性的問題,讓學生先去碰,把學生的解答用實物投影展示,發現問題后老師再有針對性地講解,效果會更好。 2.教學手段上,可進一步發揮多媒體的優勢。例如,本節課的講稿是用實物投影投出,可以把文稿多加修飾,配以漂亮的顏色,給學生一種美的享受。又如,在講解第二點時,可以用動畫課件來展示介質質點的起振方向與波源最先起振時方向相同,生動直觀,突破本課的難點。 3.要深入挖掘題目的價值。例題(三)數據湊的不太好,學生容易誤打誤撞,造成混亂。可以把原題重新“整”過,把數據改一改,或者也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把一個大問題分解成若干個小問題,循序漸進,各個擊破。精選例題,深入挖掘題目的價值,是提高復習課效率的重要保證。 評價 等級 ____優_______(優、良、中、較差) 備 注 注:1、盡量利用教研組活動時間開課,組織全教研組教師聽課(高初中可酌情分開),并認真組織教師圍繞本節課進行評議,其中重點評議本節課的研究課題實施情況;并將評議過程記錄在教研組長手冊中,備查。 2、所謂“研究課題”,不是指上課的題目或內容,而是本節課所要探索或研究的教學方法方面的研究內容。例如,怎樣科學地組織小組討論、怎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怎樣提高課堂提問的效率、怎樣精講精練、教材內容的優化重組、指導學生學會整理知識……。研究課題的產生一般由備課組根據本學科教學、本年段學生的特點,共同討論形成。 3、開課者要根據同行的評議,撰寫課后教學反思,并將其放到教科室指定的文件夾中,由我室掛到校園網的六中教研網上,供大家學習。(上交地址:數據-教研數據提交-教師研究課“教學反思”-學年度-學期-學科組文件夾。 4、研究課包括:骨干教師開課,校內、校外調研周開課,師徒對子中“徒弟”的匯報課 5、我室將每月最后一天上網檢查,并將結果向相關人員通報。 教科室 2005-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