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小學語文A版五年級上冊稻草人教案
關于小學語文A版五年級上冊稻草人教案 《稻草人》教學設計之一 教學要求: 1、學習并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理解課文內容,體會稻草人的善良和盡職。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激發學生對窮苦勞動人民的同情。 5、教育學生有一顆善良的心,關心、體貼、幫助他人。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稻草人焦急的心理活動。 2、學習作者通過描寫人物內心塑造人物形象。 教具準備: 1、生字詞語卡片。 2、稻草人的圖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介紹葉圣陶 1、教師板書課題,全班齊讀課題。 2、戰士資料,介紹作者。 3、教師導讀: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稻草人》就選自葉圣陶的童話集《稻草人》。 二、初讀,整體感知 1、教師出示要求,學生自由讀課文。 (1)把課文讀準、讀通順,掌握本課的生字新詞。 (2)想一想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3)找出文中描寫稻草人樣子和結構的段落,讀一讀。 2、檢查生字。 (1)出示生字詞語卡片,指明讀一讀,其他正音。 (2)教師儀進行再強調。 (3)出示本課的生字新詞,集體讀一讀。 3、指名反饋: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稻草人看到一只飛蛾飛到主人的稻田里,并產下了子兒。稻草人很著急,想把情況告訴主人卻無能為力,他為主人感到很悲傷。) 4、指名反饋:文中的稻草人長得什么樣呢?文中的哪一個自然段進行了具體的描寫?(第一自然段) 5、指名讀課文第一自然段,其他思考:作者是怎樣一步一步地把稻草人的樣子和結構說清楚的? 6、指名反饋。(先整體后局部,從上到下) 7、全班齊讀這一自然段,加深感知。 三、再讀課文,感悟人物形象 1、教師導讀:課文主要給我們塑造了兩個人物形象,一個是稻草人,一個就是稻草人的主人——老婦人。作者為我們塑造了怎樣的稻草人和老婦人形象呢? 2、指名反饋:再讀課文后,稻草人和老婦人給你們留下了怎樣的印象?這是一個()的稻草人;這是一個()的老婦人。 3、教師導讀:同學們,再讀課文,把相關的語句找出來,和同學交流一下,你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老婦人的悲慘、孤單、可憐、窮苦的?又是從哪些地方感受到稻草人的盡職和善良的? 4、集體反饋。 5、教學建議: (1)學生反饋語句,學生一起讀一讀。 (2)結合上下文,說說自己的體會。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 6、教師導讀:同學們,這是一個多么可憐的老婦人啊!所以善良的稻草人很想幫助老婦人,可是他什么也做不了,他有多著急呀!請同學們找出描寫稻草人焦急的語句,有感情地讀一讀。 7、教師小結:稻草人的焦急的心理活動,表象了他對主人的關愛,他同情主人悲慘的遭遇。同學們,如果你也是這個故事中的一個角色,你希望自己是什么?你想怎樣幫助老婦人? 四、課堂小結 教師總結:同學們,這是一則悲戚的童話故事,稻草人的善良深深地打動著我們。伸出你的友愛之手,關心、幫助一切需要幫助的人吧! 五、布置作業 1、抄寫本課的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稻草人》教學設計之二 一.教材簡介: 本文是一篇童話,通過稻草人前后的心理活動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勞動人民悲慘生活的同情。 二.教學重點: 1.掌握生字、詞,學會通過人物的心理活動描寫展現人物的性格,介紹事件的背景,表現人物的生活遭遇; 2.學習人物動作、心理、外貌描寫的真實性和合理性; 3.學習作者的表現方式。 三.教學時間:兩課時 四.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學生自由讀課文,思考: a.文中哪些描寫與稻草人的特征是相符和的? b.課文為什么把稻草人與牛、狗進行對比? 二.學生分別讀稻草人的外貌。心理活動。動作描寫的句子,體會: a.外貌描寫表現了什么? b.文章有幾次心理活動描寫?每次表現了稻草人怎樣的心情?(高興、焦急、痛心) c.文章中幾次直接描寫老太太?分別是從那幾個方面寫的?各表現了老太太怎樣的心情?這樣寫的好處是什么?(以快樂的心情的反襯結局的悲慘,以樂寫痛,則痛甚) 三品讀句子,理解思情感: a.給課文分段: 1.介紹稻草人的外貌,看看這是一個什么樣的形象?(普通,善良,堅守職責的好人) 2.用一句話話概括1---2自然段的主要人區類容。 3.稻草人為主人做了那些努力?有效嗎?用一個成語概括這種情況(心有余而力不足)表現了作者的什么?(同情勞動人民卻又無力改變現狀的悲哀) B學生自由讀第三自然段,本自然段中的心理活動可以分兩層?如何分?(回顧主人的悲慘經歷,為主人即將得到的豐收感到由衷的高興。這一處伏筆的作用是什么?) 1.學生談一談讀了本段的感受; 2.齊讀本段; 3.找出本段的比喻句,體會情感;(她的臉上滿是皺紋,倒像個風干的橘子,那里會露出笑容來呢!)(這一句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以往的生活悲慘,將來又會雪上加霜,更令人同情) b.點名讀第四—五自然段: 1.文中的動作描寫實際上是什么造成的?把他寫成稻草人的自覺行為有什么好處?(體現作者的同情與焦急,稻草人就是作者的代言人) 2.找出本段中的動作和心理活動描寫,作上記號; 3.作記號之處表現稻草人什么心情,用文中的詞語概括(無比驚恐、著急) C學生通讀1---5自然段;質疑問難。 第二課時 一.回顧上節課的內容; 二.學生輪讀課文至第五自然段,然后聽老師讀6---8自然段,思考: a.聽完這幾段,你弄懂了哪些問題?有哪些疑惑? b.文中“她看到一切事情都很好”指的是哪些? c.文中表現稻草人焦急的心情的詞語有哪些?(急得不得了、連忙、急迫、急得要命、使勁、恨不得、) d.“除了稻草人以外,沒有一個人為稻子發愁。”這句話有沒有話外音? 三.學生自由讀本部分,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進行自講6---8自然段 四.小組評選一人上講臺講授這一部分,其他同學可進行質疑問難 五.學生默讀第九自然段,思考: a“咬嚼”一詞還可以用哪些詞代替?用本詞的好處在哪里?(表現肉蟲的貪婪,令人厭惡,聞者的不忍與心痛) b稻草人為什么低下頭?作者想表達什么情感?在事實上,稻草人低下頭是什么原因? 六.想象一下老太太見到田里的情況會怎樣,然后寫一百五十字左右的語段,表現老太太那時的動作、神態、心理活動。 七.總結全文 八.學生通讀全文,并用一句話概括全文的主要內容 九.語段仿寫: a.第一自然段外貌描寫 b.第三自然段環境與心理活動描寫 葉圣陶簡介 我國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1894--1968),名紹鈞,江蘇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父親在地主家做帳房,家境清苦。1907年考入草橋中學,畢業后在一個初等小學當教員。1914年被排擠出學校,閉居期間作文言小說發表在《禮拜六》等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