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革廠實踐報告
生產實習報告 一、實習目的 把理論與實踐聯系起來,通過進入車間觀察和實際生產操作,加深、印證和鞏固所學的基礎專業理論知識,對工廠的生產過程與生產管理有個初步的認識,熟悉產品生產的主要工藝過程、主要設備的性能、用途,獲得一些生產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為進一步學習專業課打下基礎。 二、實習內容 1、掌握皮革生產勞動與工藝過程的基本原理。 2、掌握原料皮的組批,認識原料皮的主要缺陷及優劣。 3、掌握豬、牛皮的生產工藝流程,包括各工序技術條件、操作方法、質量要求及注意事項。 4、了解皮子在加工成革的過程中發生的物理、化學變化。 5、通過眼看手摸來感受皮在各工序中的變化。 6、每個工序所需的化工原材料,它們的物理、化學特征。 7、了解革制品和成品的質量標準,分級方法及檢驗方法。 8、了解工藝過程所用設備用途、性能、操作方法、加工效果及規格,生產能力。 9、對生產布局的合理性及如何提高提出自己的看法。 10、了解該廠的生產規模、產品結構、計劃完成情況、產品質量情況、利潤情況等。 11、了解車間各工序工人的職責。 12、了解廠房的布局。 三、實習地點 實驗室、皮革場 四、實習過程 1、馬哈魚皮的加工 主要工藝流程: 浸水:液比15~20,jfc1%,溫度15~25℃,間歇轉動120min,出鼓水洗。 去肉:手工刮凈肉膜 稱重:皮重作以下工序用料計算依據 脫脂:液比2.0,溫度36~38℃(內溫)純堿2%,小蘇打1%,轉動120分鐘 浸灰:液比3,溫度15~20℃,石灰3%間歇轉動4小時,水洗30min. (應采用硫化鈉/氫氧化鈣/氫氧化鈉進行復合浸灰,液比2~4,硫化鈉用量8~10g/l,氫氧化鈣應以使浸灰液達到飽和為佳,氫氧化鈉用量為5g/l,溫度應盡可能低一些。) 稱重:皮重作為以下工序用料計算依據 脫灰:液比1.5,溫度15~20℃,硫酸銨0.5%,轉動30min,ph8.5~9.0. 軟化:在脫灰浴中加胰酶0.1%,轉動35min,充分水洗。手工去鱗。 浸酸:液比2,食鹽12%,轉動10min ,加甲酸1.5%,加入0.5%的硫酸(1:10 稀釋)分次加入調ph2.0~2.8,轉動2h. 鉻鞣:在浸酸液中加標準鉻粉4.0%(b=33.3%),間歇轉動100min,加標準鉻粉 3.0%(b=66.6%),加入1.5%~20%的小蘇打,調節ph為3.8~4.2.升溫至30℃,間歇轉動30min,停鼓過夜,次日觀察鞣制情況,轉動30min,搭馬靜置12h. 稱重:皮重作為以下工序用料計算依據 復鞣:液比2,鉻粉(b=33.3%)3.0%,jfc0.5%,40℃, 恒溫轉動60min, 加小蘇打0.3%~0.5%調ph3.8~4.0,加2%tergotan rac 填充鉻鞣革氨基 樹脂,轉動30min,停鼓過夜。次日轉動30min,觀察鞣制效果,排液。 中和:液比4.0,小蘇打1.5%,醋酸鈉1%,jfc0.2%。溫度38℃,間歇轉動60min. 用甲基紅滴在中和皮張的表面,顏色有紅變黃即可。排液。 加脂:液比2.0,溫度45℃為防止加大魚腥味,盡量不采用魚油,確定以克萊恩 生產的nd.lec.otl為加脂劑,總量為20~25g/l.轉動30分鐘。 染色:在加脂液中加入染料4%,加入1.0%的染色助劑,轉動30分鐘,加入1.0% 的甲酸,轉動30分鐘水洗出鼓。 干燥:采用繃板干燥至水分含量在35%左右。 鏟軟:手工鏟軟 2、雞爪皮的加工 主要工藝流程: 2.1 浸水 液比:3 jfc:1% 溫度:常溫 時間:60 min 2.2 去肉 手工去肉 2.3 稱重 作為以下工序用料的依據。 2.4 脫脂 液比:2 溫度 :常溫 純堿:3% 時間:90 min 操作:脫脂分兩次進行,每次純堿用量為總量的一半, 轉動30 min后控掉廢液.溫水洗滌10 min后,再進行第二次脫脂。兩次脫脂后溫水充分洗絳。 2.5 浸堿 液比:2 溫度:常溫 硫化鈉:1.5% 石灰粉:l5% jfc滲透劑:0.5% 操作:間歇轉動,轉20min,停40min,隨時觀察皮張膨脹情況,次日轉動30min,觀察膨脹情況,若已浸透,則停鼓,排液,水洗。 2.6 復灰 液比:2 石灰粉:10% jfc:0.5% 時間:120min 操作:間歇轉動,轉20min,停40min 2.7 脫灰 液比:1.5 溫度:32℃ 時間:30min 氯化銨:1.5% jfc:0.5% 2.8 軟化 液比:2 溫度:38 ℃ 硫酸銨:0.5% 胰酶(25倍):0.2% 操作:轉動10min.停20 min,總時間為1 h。 2.9 浸酸 液比:1.0 溫度:18℃ 氯化鈉:8% 甲酸:l% 濃硫酸:0.8% 操作:調好液比,加入規定量的食鹽后,轉動10 min,加入甲酸,用稀釋的硫酸調ph值至3左右,間歇轉動40min。 2.10 鞣制 加甲醛2%,轉動30min,加入鉻粉(b=33.3%)7%,間歇轉動60min,觀察皮張柔軟程度,加入鉻粉(b=66.6%)5%,轉動轉鼓,測ph 值,用飽和小蘇打溶液調ph至4.0,間歇轉動轉鼓,轉10min,停20min,5小時后停鼓過夜,次日轉動30min后排液。 2.11 復鞣 液比:2.5 溫度:40℃ 鉻粉(b=33.3%)4% 轉動40 min.加入碳酸氫鈉0.8% ,用20倍玲水稀釋分兩次加入,間隔10 min一次,然后水洗20 min。 2.12 中和 液比:2 溫度:35℃ 碳酸氫鈉:1% 時間:50 min ph 6~6.2.水洗20 min。 2.13 加脂 液比:2 合成加脂劑derminol raliq1.5%,45℃恒溫轉動30min。 2.14 染色 向加脂液中加入hispel red gp 染料4%,染色助劑1%,45℃恒溫轉動30min,加1.5%甲酸,轉動20min。出鼓水洗。 2.15 釘扳干燥 每只雞爪用六枚圖釘,上下各兩枚,爪心兩側各一枚釘于術板上.至含水量23% 左右時取下。 3、工廠參觀 在實驗室實習期間前往皮革廠參觀,主要參觀了兩個較大的豬、牛皮加工車間,包括鞣前準備工段和鞣制工段的全部工藝流程。了解了該廠的廠房的布局、各工藝過程所用設備用途、性能、操作方法、加工效果及規格,生產能力等。記 五、實習心得 做馬哈魚皮心得:由于第一次做魚皮,沒有實際經驗,按照資料中講述的工藝在試驗過程中發現,浸灰后原料皮嚴重腫脹。分析問題原因所在,原料皮由于放置時間過長,組織結構及皮質性能均較差,當用化料量較多或作用時間較長時,將會對皮作用過強,結果導致皮內部結構及化學物質被破壞。在第一次試驗總結的基礎之上我們對工藝有所改進,縮短了浸灰時間,同時為減少對皮張的作用采用手工去鱗的方法,通過這次試驗是我明白制革工藝應根據皮的實際情況而定。并在試驗過程中隨時觀察皮的變化情況,來判斷作用是否適當。 做雞爪皮心得:雞爪皮較魚皮比纖維編織緊密,所以工藝流程中用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