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道子大橋架梁施工方案匯總
大橋T梁架設施工方案 1 編制說明 1.1編制依據 本施工方案在符合我國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條例、重慶市相關規定的基礎上,主要以下列文件和資料為依據進行編制: 1)中交一公局公路勘察設計院編制的永川至江津高速公路(永川至江津段)兩階段施工設計圖及相關文件; 2)永川至江津高速公路承包合同書、招標文件、投標書; 3)國家現行技術規范及設計技術標準: 《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范》(JTG/T F50-2011) 《公路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JTG F80/1-2004) 《公路橋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風險評估指南》2011 《重慶市公路水運工程強制性要求》2012 4)中交一公局及本公司在高速公路建設項目的施工經驗和擬投入本項目的生產資源; 5)我部對本項目現場和周圍環境調查掌握的有關資料; 6)本工程的質量標準和暫定工期及我項目的創優規劃、工期目標等。 1.2編制原則 1)合理配置各種資源,最大限度地滿足業主對質量、工期、安全目標和技術經濟指標的要求; 2)全面規劃,保證重點,統籌安排,精心組織; 3)按照“精干機構、精兵強將、精良裝備”和“安全、優質、快速、高效”的原則進行施工組織安排; 5)以“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為指導原則,科學組織,精益求精,爭創全段優質工程,實現安全生產; 6)積極穩妥地推行先進的、科學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藝,大力推廣應用“四新”成果,即“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增加科技含量,采用先進的、科學的施工管理模式。 2 工程概況 2.1 工程簡介 馬道子大橋橋面凈寬為10.75m,上部布置為5x20+6x20m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T梁,中心樁號K53+664,起訖里程K53+551~K53+777, 交角為90°,先簡支后連續,橋梁全長226m。下部采用肋板橋臺,基礎采用樁基礎。(T梁多少片) 三岔溝橋上部布置為5x20m裝配式預應力混凝土T梁,中心樁號K54+262,起訖里程K54+209+~K54+315, 交角為90°,先簡支后連續,橋梁全長106m。(T梁多少片) 擬建的BK0+195燃氣管道一號大橋位于重慶市江津區塘河鎮班竹林,橋橫跨班竹林燃氣管道。本橋為右側橋為B匝道,橋長均為155.08m,設計為7跨20m,橋面標準凈寬15.5m,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砼(后張)簡支T梁,橋面連續;B匝道橋面設計高程287.418-289.271,坡率1.3%。(T梁多少片) 擬建的DK0+195燃氣管道二號大橋位于重慶市江津區塘河鎮班竹林,橋橫跨班竹林燃氣管道。本橋為左側橋位D匝道,橋長均為138.08m,設計為6跨20m,橋面標準凈寬15.5m,上部結構采用預應力砼(后張)簡支T梁,橋面連續;D匝道橋面設計高程289.201-285.981,坡率-2.3%。(T梁多少片) 架梁順序為馬道子大橋11#臺→馬道子大橋0#臺。(四個橋的) 2.2 氣象 本項目屬亞熱帶溫濕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氣候濕潤,各地區氣候差異顯著,立體性氣候特征突出,同時,伏旱、低溫、綿雨、冰雹、大風、寒潮待災害性天氣也較頻繁。 據永川、江津氣象站資料,多年平均氣溫18.4攝氏度,極端最高氣溫44.1攝氏度(1958年8月19日),極端最低氣溫-3.6攝氏度(1975年12月6日),多年年平均降雨量1179mm,最大1312.5mm,多集中在5-8月,多夜雨和暴雨,平均最大日降雨量97mm(1982年8月2日),年相對濕度80%,年平均風速1.3m/s。 氣溫:項目區多年平均氣溫17.7攝氏度,極端最高氣溫40.8攝氏度,極端最低氣溫-2.9攝氏度。月平均氣溫7月最高,為27.4攝氏度。大于0攝氏度的活動積溫為3201-5471攝氏度,大于10攝氏度的活動積溫為5749.6攝氏度。無霜期為312天。 降雨量: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049.8mm,月季分布不均,夏季(6-8)487.1mm,集中了全年的46.4%;冬季(12-2月)57.4mm,僅占5.5%;春季(3-5月)247.8mm;秋季(9-11月)257.3mm。各月之中,7月最多,為170.7mm,占全年降雨量的16.3%;2月最少,為18.5mm,僅占1.8%。(根據實際情況寫明雨季在幾月、夏季在幾月、冬季在幾月,降水量為多少) 2.2 重點難點分析 2.2.1馬道子、蘆家灣、三岔溝、六貢壩大橋最大縱坡2.3%,橋總長980m,共計有20米T梁160片,30米T梁220片,長、大縱坡運梁、架梁技術難度較大。 2.2.2馬道子大橋第2跨與石蟆路相交, T梁架設與橋底交通存在交叉影響。(三岔溝),K51+200車行天橋, 3 總體施工計劃及安排 根據項目公司、總承包部、總監辦要求,結合本項目資源配置及現場實際準備情況,具體工期計劃如下:馬道子大橋T梁架設:2013年6月6日至2013年8月30日。 馬道子大橋為整幅橋梁,可以進行整幅吊裝,即先吊一幅,再吊另一幅,依次整體推進。單幅吊裝順序:先吊裝3號中梁、4號次內邊梁, 2號次外邊梁,1號外邊梁和最后吊裝5號內邊梁,同樣的步驟吊裝另一幅之后過孔施工下一跨。 4 主要人員、設備配制 4.1 人員配備 序號 職務或分工 姓 名 職 責 1 工區副經理 張倫 現場負責人 2 質檢工程師 張澤輝 現場質量負責人 3 試驗室主任 許書印 試驗負責人 4 測量組長 郭四海 測量負責人 5 安質部負責人 寧洪來 安全負責人 6 工程部部長 朱乾 現場技術指導 7 T梁起吊指揮 洛鑫 專職負責T梁粱場吊裝 8 T梁運輸指揮 韓貞俊 專職負責T梁運輸 9 T梁安裝指揮 田新成 T梁架設 10 T梁架設施工隊 16人 T梁架設現場操作 4.2 主要機械設備進場計劃 根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與合同要求,組織進場相應的機械設備。各臺設備已經過精心維修保養,能夠保證施工的需要。進場設備報驗單上的各設備經檢驗機況良好,維修班配件齊全人員到位。 機械數量表 設備名稱 規格型號 數量 進場情況 技術狀況 備注 架橋機 WJQ50/180 1 已進場1臺 良好 龍門吊 45t 2 已進場 良好 運梁車 ZH180-3 2 已進場1臺 良好 電焊機 BX500 2 已進場 良好 5 運梁及架梁設備 5.1 架橋機概述 架橋機總長84m,其中引導梁長51.5米,一個節段三角桁片長12 m。本架橋機為步履式過孔新型架橋機,該架橋機是一種運行工作范圍廣、性能優良、操作方便、結構安全的鋼結構軌道式預制梁吊裝架設設備。適用于山區修筑公路,能夠滿足大坡度、小半徑彎橋、斜橋以及隧道口橋梁架設的要求。 該機由主機和提升小車兩大部分組成,步履式雙導梁架橋機,采用三角桁架作主要承載受力構件單元(如縱導梁、橫導梁),單元間采用銷軸聯接。主導梁前端設置引導梁,重量輕,過孔安全可靠;采用步履過孔,橋機不需鋪設縱移軌道;采用支點游動支撐可適應小于等于50米不同跨徑橋梁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