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記敘文常考點初二
理清記敘文常考點 一、 本周難題解決(課后作業) 二、 文學積累 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曹操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屈原 三、 知識點總結 2 2一、記敘文基礎知識 1. 文章體裁?此文是一篇 。 詩歌、小說、散文(抒情散文、敘事散文)、劇本、說明文、議論文 2. 記敘文六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3. 找主題句?(找首段或尾段的議論抒情句。) 4. 文章內容?( 方法:看題目、人物(事物)、事件,進行綜合、概括。) 答:此文記敘了(描寫了、說明了)……,表現了(贊美了、揭示了)……。 5. 材料組織特點? 緊緊圍繞中心選取典型事件,剪裁得體,詳略得當。 6. 劃分層次? (1) 按時間劃分(找表示時間的短語) (2) 按地點劃分(找表示地點的短語) (3) 按事情發展過程(找各個事件) (4) 總分總(掐頭去尾) 7. 記敘線索及作用? 線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時間(5)地點(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8. 為文章擬標題。 找文章的線索或中心 (1) 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 填寫讀書卡片。 按各項要求上原文尋找,再填寫。注意原文的標題、作者、出版社等項(有時在括號內)。 10. 記敘順序及作用? (1) 順敘(按事情發展先后順序) 作用:敘事有頭有尾,條理清晰,讀起來脈絡清楚、印象深刻。 (2) 倒敘(先寫結果,再交待前面發生的事。) 作用:造成懸念、吸引讀者,避免敘述的平板單調,增強文章的生動性。 (3) 插敘(敘事時中斷線索,插入相關的另一件事。) 作用:對情節起補充、襯托作用,豐富形象,突出中心。 11. 語言特色? 結合語境和修辭方法從下列語句中選擇: 形象生動、清新優美、簡潔凝練、準確嚴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韻和諧、節奏感強。 注:必須結合具體語句分析。 12. 寫作手法及作用? (1) 擬人手法 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2) 比喻手法 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3) 夸張手法 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 象征手法 把特定的意義寄托在所描寫的事物上,表達了……的情感,增強了文章的表現力。 (5) 對比手法 通過比較,突出事物的特點,更好地表現文章的主題。 (6) 襯托(側面烘托)手法 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襯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點、性格、思想、感情等。 (7) 諷刺手法 運用比喻、夸張等手段和方法對人或事物進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強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語言辛辣幽默。 (8) 欲揚先抑 先貶抑再大力頌揚所描寫的對象,上下文形成對比,突出所寫的對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 前后照應(首尾呼應) 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中心突出。 13. 修辭方法及作用 (1) 比喻:形象生動、簡潔凝練地描寫事物、講解道理。 (2) 擬人:賦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動作,使物人格化,從而達到形象生動的效果。 (3) 夸張:突出特征,揭示本質,給讀者以鮮明而強烈的印象。 (4) 排比:條理清晰,節奏鮮明,增強語勢,長于抒情。 (5) 對偶:形式整齊,音韻和諧,互相映襯,互為補充。 (6) 反復:強調某種意思,強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 設問:自問自答,引人注意,啟發思考。 (8) 反問:態度鮮明,加強語氣,強烈抒情。 注:必須結合相關語句分析。 14. 具體詞語的含義與作用? 方法:聯系詞語本義,解釋在文中的含義,找出其指代的具體內容。 答:“××”一詞原指……,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 句子含義? 抓住關鍵詞,分析它的特點及含義,聯系上下文再解釋。 16. 句子在結構上的作用? (1) 承接上文 (2) 開啟下文(引出下文) (3) 承上啟下(過渡) (4) 為后文作鋪墊 17. 表達方式? 記敘、議論、抒情、描寫、說明 18. 記敘文中議論的作用? 引發讀者思考,點明人物或事件的意義,突出中心,升華主題,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19. 記敘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發作者真摯深沉的情感,引發讀者的感情共鳴,使文章具有強大的感染力。 20.描寫的種類及作用? 種類: (1)肖像描寫(2)外貌描寫(3)神態描寫(4)動作描寫 (5)語言(對話)描寫(7)心理描寫(8)景物描寫 (9)場景描寫(10)環境描寫(11)細節描寫 作用:塑造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揭示文章主題。 21.散文特點? 形散而神不散。 22.散文種類? (1)敘事散文(2)抒情散文 23.小說種類? 長篇小說、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小小說 24.小說三要素? 人物、環境、情節 25.環境的種類及作用? (1)自然環境 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地點及人物活動的空間,襯托人物的心情。 (2)社會環境 交代事件發生的社會背景、時代特征,襯托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揭示文章主題。 26.情節由哪幾部分構成? (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 (尾聲) 27.續寫小說結尾。 按照小說故事情節發展的規律續寫,要簡潔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二、針對性閱讀 (二)閱讀下文,完成21--26題(26分) “青花瓷”緣 朱暉 ①故事得從馬未都先生的一篇博文說起。 ②2008年“春晚”,周杰倫演唱的一首由方文山作詞的《青花瓷》引起轟動。流行的曲調柔和了古典的意蘊,聽得觀眾們如癡如zuì。馬未都原本對流行歌曲不感興趣,但此歌的主題令他屏息聆聽。“天青色等煙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撈起,暈開了結局,如傳世的青花瓷自顧自美麗……”美妙的歌詞令馬未都贊不絕口。要知道,馬未都曾經在中央臺《百家講壇》欄目講解過青花瓷,有關青花瓷的歌曲又怎能不觸動他的神經呢?但是,聽著聽著,他漸漸地從美妙的歌詞中覺察出一些什么,感覺到有些不對勁,頓時如鯁在喉,不吐不快。他隨即寫了一篇博文,對歌中的某些詞句提出了質疑,并指出謬誤最嚴重的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