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氣保護名詞解釋
電氣運行技術問答 電氣運行技術問答 名詞解釋部分 1、斷路器失靈保護:當系統發生故障,故障元件的保護動作而其斷路器操作失靈拒絕掉閘時,通過故障元件的保護作用于本變電站相鄰斷路器掉閘,有條件的還可以利用通道,使遠端有關斷路器同時掉閘的接線稱為斷路器失靈保護。 2、勵磁涌流:變壓器勵磁涌流是變壓器全電壓充電時在其繞組中產生的暫態電流。 3、重合閘后加速:當線路發生故障后,保護有選擇地動作切除故障,重合閘進行一次重合以恢復供電,若重合于永久性故障時,保護裝置即不帶時限無選擇性的動作斷開斷路器,這種方式稱為重合閘后加速。 4、異步振蕩:發電機因某種原因受到較大的擾動,其功角在0—360°之間周期性地變化,發電機與電網失去同步運行的狀態。在異步振蕩時,發電機一會工作在發電機狀態,一會工作在電動機狀態。 5、電力系統穩定運行:當電力系統受到擾動后,能夠自動恢復到原來的運行狀態,或憑借控制設備的作用過度到新的穩定狀態運行,即所謂電力系統穩定運行。 6、自動重合閘:將因故障跳開后的斷路器按需要自動投入的一種自動裝置。 7、電力系統:把由發電、輸電、變電、配電、用電設備及相應的輔助系統組成的電能生產、輸送、分配、使用的統一整體稱為電力系統。 8、電力網:把由輸電、變電、配電設備及相應的輔助系統組成的聯系發電與用電的統一整體稱為電力網。 9、程序跳閘:對于汽輪發電機,首先關閉汽輪機主汽門,待逆功率繼電器動作后,再跳開發電機開關并滅磁。 10、電力系統安全自動裝置:防止電力系統失去穩定性和避免電力系統發生大面積停電的自動保護裝置。 11、變壓器分級絕緣:指變壓器繞組靠近中性點部位的主絕緣水平比繞組端部的絕緣水平低。 12、高頻閉鎖保護:利用距離保護的啟動元件和距離方向元件控制收發信機發出高頻閉鎖信號,閉鎖兩側保護的原理構成的高頻保護。 13、主保護:滿足系統穩定和設備安全要求,能以最快速度有選擇的切除被保護設備和線路故障的保護的環路。 14、低頻振蕩:并列運行的發電機間在小干擾下發生的頻率為0.2—2.5HZ范圍內的持續震蕩現象叫低頻振蕩。 15、電力系統的靜態穩定:是指電力系統受到小的干擾后不發生非周期性失步,自動恢復到起始運行狀態。 16、距離保護:是以距離測量元件為基礎構成的保護裝置,其動作和選擇性取決于本地測量參數(阻抗、電抗、方向)與設定的被保護區段參數的比較結果,而阻抗、電抗又與輸電線的長度成正比,故名距離保護。 17、電源:能將其它形式的能量轉換成電能的設備叫電源。發電機、蓄電池和光電池等都是電源,他們分別把機械能、化學能轉換成電能。 18、電容器放電:將已充電的電容器的兩個極板,經電阻聯接,我們可以看到的現象,接通后,電流開始大,隨后逐漸減少至零,其方向與充電時相反。電容器兩極板間電壓U逐漸下降,直至到零。我們把充了電的電容器電荷減少的過程,叫電容器的放電。 19、變壓器:變壓器是一種變換交流電壓的設備,它和電動機不同,電動機是把電能轉換成機械能,而變壓器則是一種不能旋轉轉動,專門改變交流電壓(升高或降低)的電器,所以我們把它叫做變壓器。 20、諧振過電壓:電力系統中一些電感、電容元件在系統進行操作或發生故障時可形成各種振蕩回路,在一定的能源作用下,會產生串聯諧振現象,導致系統某些元件出現嚴重點過電壓,這種現象叫做諧振過電壓。 21、破壞備用:設備不經檢修已不能投入運行或設備本身雖備用,但其它設備工作影響其投入運行。 后備保護:主保護或斷路器拒動時,用以切除故障的保護。 22、功率因數:有功功率對視在功率的比值。 23、緊急備用:設備在停止狀態,但存有較大的缺陷,只允許在緊急需要時,短時間投入運行。 24、操作過電壓:由于電網內斷路器操作或故障掉閘引起的過電壓。 25、零序保護:在大短路電流接地系統中發生接地故障后,就有零序電流、零序電壓和零序功率出現,利用這些電量構成保護接地短路的繼電保護裝置統稱為零序保護 26、發電機進相:指發電機工作在欠勵磁運行狀態,此時發電機發出有功而從系統內吸收無功。 27、電力系統的暫態穩定性:指當系統在某種運行方式方式下突然受到大的擾動后,經過一個機電暫態過程能達到新的穩定運行狀態或回復倒原來的穩定狀態,則認為在該運行方式下是暫態穩定的 28、同期裝置:實現并列運行的操作稱為并列操作或同期操作。進行并列操作所需要的裝置稱為同期裝置。 29、短路:是指正常電氣回路內發生任何相與相或相與地之間的短路現象。 30、小接地電流系統:采用中性點不接地或經消弧線圈接地的系統,當某一相發生接地故障時,由于不能構成短路回路,接地故障電流往往比負荷電流小得多,稱小電流接地系統。 31、準同期并列:滿足并列斷路器兩側電壓大小相等;頻率相同;相序、相位相同的并列方式叫準同期并列。 32、發電機自勵磁:發電機接上容性負荷后,在系統參數諧振條件下,即當線路的容抗小于或等于發電機和變壓器的感抗時,在發電機剩磁和電容電流助磁作用下,發生發電機端電壓與負荷電流同時上升的現象,就是發電機自勵磁。 33、勵磁系統:供給同步發電機勵磁電流的電源及其附屬設備稱為勵磁系統。同步發電機的勵磁系統一般由勵磁功率單元和勵磁調節器兩個主要部分組成。 34、繼電保護:電力系統中的電力元件(如發電機、線路)或電力系統本身發生了故障危及電力系統安全運行時,能夠向運行值班人員及時發出警告信號,或者直接向所控制的斷路器發出跳閘命令以終止這些事件發展的一種自動化措施和設備,一般稱為繼電保護裝置。 35、發電機的頻率特性:當系統頻率變化時,發電機的調速系統將自動地改變氣輪機的進汽量或水輪機的進水量,以增減發電機的出力,這種反映頻率變化而引起發電機出力變化的關系稱為發電機的頻率特性。 36、保護:當電力系統中的元件或電力系統本身發生了故障或危及安全運行的事件時,能向運行人員及時發出信號或向直接控制的斷路器發出跳閘命令,以終止這些事件發展的 原因 發電機的安全運行對保證電力系統的正常工作和電能質量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同時發電機本身也是十分貴重的電氣設備,因此,應該針對各種不同的故障和不正常工作狀態,裝設性能完善的繼電保護裝置。 發電機的故障類型主要有定子繞組相間短路、定子一相繞組內的匝間短路、定子繞組單相接地、轉子繞組一點接地或兩點接地、轉子勵磁回路勵磁電流消失等。 發電的不正常運行狀態主要有:由于外部短路引起的定子繞組過電流;由于負荷超過發電機額定容量而引起的三相對稱過負荷;由外部不對稱短路或不對稱負荷(如單相負荷,非全相運行等)而引起的發電機負序過電流;由于突然甩負荷而引起的定子繞組過電壓;由于勵磁回路故障或強勵時間過長而引起的轉子繞組過負荷;由于汽輪機主汽門突然關閉而引起的發電機逆功率等。 編輯本段分類 針對以上故障類型及不正常運行狀態,發電機應裝設以下繼電保護裝置[1]: (1)對1MW以上發電機的定子繞組及其引出線的相間短路,應裝設縱差動保護。 (2)對直接連于母線的發電機定子繞組單相接地故障,當單相接地故障電流(不考慮消弧線圈的補償作用)大于規定的允許值時,應裝設有選擇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