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產業生態農業產業模型的構建
2 0 O 9年第 3期 ( 總 第 6 8期 ) 牡 丹 江 師 范 學院 學報 ( 自然 科 學版 ) J o u r n a I o f Mu d a n j i a n g No r ma l Uni v e r s i t y N0 . 3, 2 O O 9 T0 t a lNO 6 8 表 2防治 效 果 統計 表 2 . 2 防治 效果 掛鳥巢 的前一 年 , 對林 分 進行 蟲 口密 度 和 有 蟲株 率調查 , 實驗結果 見表 2 . 2 O 0 3 ~2 O 0 8年對 蟲 口密度和有蟲株率進行調查, 統計蟲口下降率, 防 治效果達 到 7 0 . 8 5 , 說 明 鳥巢 招 引 鳥類 是 一 種 有 效 的生 物防治技 術. 2 . 3經濟 效益分 析 人工掛鳥巢 防治 費為 1 7 . 2 0元/ h m 2 , 比人工放 煙( D I ) V P ) 節約 3 9 . 3 5元 , 比人工捆 毒繩節約 6 7 . 1 O 元. 海林林區共控制落 葉松林面 積 1 2 1 3 h mz , 每年 可節約經費 4 7 7 3 1 ~8 1 3 9 元. 3 結論 在海林 林 業 局 五個 林 場 共 掛 設 鳥 巢 4 5 8 0 只 , 控 制落 葉松面積 1 2 1 3 h m , 招引 率 3 6 . 1 5 , 防治效 果 7 O . 8 5 %. 人 工 掛 鳥 巢招 引 益 鳥 比化學 防治 每公 頃節 約 費用 5 3 . 2 3 元 . 人 工掛 鳥巢 不 污 染環境 , 不 殺 傷天 敵 , 對 鳥類有 保 護作 用 , 對 生態 系統 、 食 物鏈無損 傷 , 能有 效地控 制落 葉松 毛蟲 的 發生. 參 考 文 獻 [ 1 ]張文麗 , 王佰彥.益鳥招引及對森林害蟲 的控制_ J ] . 黑龍 江環境通報, 2 ( ) f ) 5 ( 1 ) : 2 o 一 2 l _ [ 2 ]劉淑華.遼西地區松毛蟲防治對策的探討_ J ] . 遼 寧林業科技,2 o o 2 ( 4 ) : 3 4 3 5 . [ 3 ]樓枝春 , 蔡葉相.人工巢箱招引益鳥防治馬尾松 毛蟲試驗[ 陽.國土綠化, 2 0 ( 】 4 ( 8 ) : 3 8 . [ 4 ]王友玉 , 楊造林.人工巢箱招引森林益鳥防治馬尾松毛蟲試驗[ J ] .江蘇林業科技, 1 9 9 4( 4 ) : 2 5 — 2 9 [ 5 ]張存立.馬尾松毛蟲綜合防治技術應用研究[ J ] . 安徽農業科學 , 2 [ ) ( ] 7 ( 3 o ) : 9 5 9 7 — 9 5 9 8 . [ 6 ]唐秀梅,曲學成.招引益 鳥可控制落葉松毛蟲[ J ] . 林業科技,1 9 9 6 ( 2 ) : 4 7 4 7 . [ 7 ]佟守恒.招引益鳥防治落葉松毛蟲的技術[ J ] . 生產動物 , 1 9 9 1 ( 1 ) : 2 l 2 3 . 三元產業生態農業產業模型的構建 劉瑰 琦 , 張春 鳳 , 王 楚 男。 , 王 曉 宇。 ( 1 . 牡 丹 江林 業 科 研 所 , 黑 龍 江牡丹 江1 5 7 O 1 1 ; 2 . 黑龍江農業經濟職業學院 , 黑龍江 牡丹江 1 5 7 O 1 1 , 3 . 南開大學經濟學系 , 天津 3 0 O O 7 1 ) 編輯 : 琳莉 摘 要 : 構建 了植物 、 動物和微生物三位一體的生態農業產業模型. 此模式 完善 了農 村的產業結構 , 實現 了 生態農 業、 循環經濟 , 變二次產 出為三次產 出, 極大地增加 了農 民的收入 , 有 效地消除種地、 養牛造 成 的環 境 污 染 以及 由此 引發 的 一 些 不 和 諧 問題 , 增 加 了新 的 生 產 項 目 , 可 以 有 效 吸 收 農 村 剩 余 勞 動 力 , 為 可持 續發 展 提供 機 制 保 證 , 將 促 進 農 村 經 濟 、 社 會 的和 諧 發展 . 關鍵詞 : 碳循環理論 ; 可持續發展 ; 生態農業產業模型; 經濟效益最 大化 [ 中圖分類法] s 3 4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 。 ( ) 3 —6 1 8 o ( 2 [ ) (] 9 ) O 3 —0 ( 】 2 O —o 3 農業生產活動, 從來就是依托土地 , 獲取能量 ( 碳 ) , 還原能量 ( 碳 ) 的生物碳循 環過程 . 黑龍江 省 3 0年農村經濟發展的歷程顯示 , 無論“ 一元的種 植時期 ” , 還 是“ 二元 的種植 加 飼 養 時期 ” 都是 重 復大 自然的生物碳 循環模 式. 近些 年興起 “ 三元 的 收稿日期 : 2 0 0 9 一 O 2 一 l 0 · 2 0 · 食 用菌產業 發展 時期 ” , 是 生 物碳 循環 活 動. 只有 搞 生態農業 , 走循環 經濟之 路 , 才 能有效解決 當前 黑 龍江省農 村經濟 增長和環 境建設 問題. 本文結 合生物 圈中植物 、 動物 、 微生物 三者的 相互 關系 , 針 對黑 龍 江農 村 經濟 發 展 中存 在 的問 2 ( ) 【 ] 9年 第 3期 ( 總第 6 8期 ) 牡丹江師 范學院學報( 自然科 學版 ) J 0 u r n a l o f Mu da n j i a n g No r ma l Un i v e r s i t y N0 . 3. 2 O O 9 To t a l No 6 8 題 , 嘗 試 建 立 一 個 生 態 農 業 模 型 , 以 解 決農 村 經 濟、 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1 三元產業生態農業產業模型的理論依據 地 球生 物 圈 內作 為初級 生 產者 的綠色 植物 承 擔著 固碳 的使命 . 植 物死后 , 殘體 中的碳通 過微 生 物 的分 解成 為礦 物質 和有機 肥料 , 培 肥土壤 , 再 通 過綠色 植 物 的 呼 吸 作 用 把 二 氧 化 碳 釋 放 到 大 氣 中. 依據 此 理論 , 構建 黑龍 江生態農 業 和經 濟可 持 續 發展 的模 型. 三元 產業 生 態 農 業 產 業 模 型見 圖 1 , 其 土 地 處 于核 心地 位. “ 供 給 者” —— 種 植 在 土地 上 的農 作 物從空 氣 中獲 得 二 氧 化碳 , 經 過 光 合 作 用 轉化 為 葡萄糖 , 再綜 合 成 為 植 物 體 的 碳 化 合 物 ( 農 產 品) . 部 分 糧 食 出 售 , 為 第 一 次 收 益 . 經 過 “ 消 耗 者 ” —— 奶牛 的傳 遞 , 成 為 動 物體 的碳 化 合 物 ( 牛 肉 、 牛奶 ) . 牛奶 的出售 , 為第 二次 收益. 用秸稈 、 牛 糞 中的碳 培 養還 原 者 —— 微 生 物 ( 食 用 菌 ) , 食 用 菌 可出售 , 為第 三 次收益 . 食用 菌 的廢棄 物 ( 菌 糠 ) 培肥 土壤 , 增強 地力 , 通過 第二 年種 植農 作物 的 呼 吸作 用 , 把 二氧 化碳 釋放 到大 氣 中. 至此 完成 一個 利用碳 的生物循 環 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