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如何實現有效備課
小學生天地 教育論壇 2 0 1 3年第 1 1 期 小學數學如何實現有效備課 毛 國勝 ( 江西省上饒市余干縣楓港初級中學, 江西上饒 3 3 5 1 0 0 ) 摘 要 : 教學是一門高深的學問, 為提高教學, 實現有效課堂, 教師要不斷鉆研教法、 學法, 分析教學內容, 結合 學生實際情況等來設計教學。大凡成功的一堂課, 必定是準備充分的一堂課。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 有效備課是 課堂有效的前提。 對教師而言, 備好課可以加強教學的計劃性和針對性, 有利于教師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因此,在課 堂教學開始之前, 教師進行慎密而充分的備課, 是相當有必要進行的環節。上一堂優質課的前提是有效備課。 關鍵詞 : 小學數學; 有效備課; 刷新理念; 深挖教材 備課作為教學活動的準備 階段 , 起著制定藍圖 、 預先謀 劃的作用 ; 是上課的前提, 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 那我們又 該如何備課呢? 1 刷新理念 “ 一 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充分發展 ”是新課程 的最高宗 旨和核心理念。 這就要求我們把關注點移向學生學習的方法 與過程 以及情感 、 態度與價值觀上 ; 把關注的焦點放在學生 、 特別是那些學困生身上 ; 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活躍 的學習活 動中。因此, 備課中既要考慮教 師圍繞教學 目標如何教, 又要 考慮學生如何學, 既要關注知識的傳授, 又要關注學生情感 、 態度價值觀。 2 走進學生 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需要不明確 , 就談不上會有多少教學 創意和明確的教學意圖。 可以說 , 從備學生啟動備課程序 , 這 是一個正確 的選擇。所以 , 在備課時 , 教 師需要走進 學生中 間 , 了解他們對即將講解內容 的興趣 、 知識儲備和他們 所關 心的話題。為了充分地了解學生, 在備課時不妨認真 回答 以 下一些問題: ( 1 )學生是否已經具備了進行新 的學 習所必須 掌握 的知識和技能。( 2 ) 學生是否已經掌握或部分掌握了教 學 目標中要求學會的知識和技能?沒有掌握 的是哪些部分? 有多少人掌握了? 掌握的程度怎樣? 哪些知識學生 自己能夠 學會?哪些需要教 師的點撥和引導?只有了解了學生的現實 思, 另一方面還要指點學生把握文章 的明暗兩條線索, 即空 間線索和感情線索。教學中只有 緊緊抓住這兩條線索 , 才能 使學生分清層次, 理清脈絡 , 領會作者在委婉 曲折的協警狀 物之中所蘊含的深邃 的思想感情。 3 感受藝術 。 加深理解 選入教材的散文多為構思巧妙 、 用筆神奇的麗篇佳作 , 其借外在之景 , 抒 內心之情傳神地狀物 , 精巧地升華 , 造成情 深意濃的美學勝景與極強 的藝術魅力 , 往往使你沉醉在美 的 享受中。再加上其樸素而優美 , 自然而新奇 , 嚴謹而灑脫, 通 通俗而驚人的語言 , 觸及你的靈機 , 撥動你的心弦 , 更使你流 連忘返。教學中, 引導學生精讀細研 , 努力挖掘它的語言精 華 , 掌握它的表現手法 , 是又一重要任務。 小學作文 , 往往是不能有條理地組織材料 , 行文層次混 亂, 材料安排詳略不當。 如果教師在 閱讀教學, 注意抓住散文 的結構特點進行分析,幫助學生賞析散文精美嚴密的結構, 理清線索 , 理解散文靈活 自由而中心 明確的特點 , 就會使學 生在不斷的散文閱讀 中, 逐漸學會圍繞中心組織材料進行寫 作。 例如《 鳥的天堂》 一文 , 圍繞中心組織材料就十分精妙。 該 文以時間為線索, 先寫第一天晚上沒有見到鳥 , 只有大榕樹 , 靜靜的 , 這是略寫 。 而第二天早上看到的卻是百鳥爭鳴紛飛 , 極盡描寫了鳥的羽毛之斑斕和鳥聲之婉轉 , 千姿百態 , 這是 工筆 , 這樣將情感推向了高潮, 展現了提議“ 天堂” 。 該文一靜 一左一 一 動 , 一詳一略 , 一虛一實 , 互為映襯 , 張弛有度 , 形似散而神 實聚, 先為抑而后為揚。該文真是匠心獨運 , 結構天然 , 懸念 巧設 , 起伏跌宕。教師在教學時要抓住該文結構上 的特色予 以賞析 , 并指導學生在 習作中, 把 自己看 到的、 聽到的 、 想 到 的, 或親身經歷的事情, 經過篩選 , 確立一條紅線 , 一個中心, 組織材料寫文章。 只要教師引導得法 , 久而久之, 學生就會心 領神會 , 寫 出結構嚴密 , 渾然一體 的好文章來。 總而言之 , 散 文是人類心靈 的袒露 , 這就需要我們用心 去理解 , 用心去鑒賞 。 就會與作者的感情產生共鳴, 才能讀懂 散文 , 讀深散文。 散文有散文的創作規律, 散文也應該有相應 的鑒賞規律 , 并且允許學生結 合生活經驗 , 情感體驗豐富散 文的內涵, 進行多角度地解讀 , 以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實踐 告訴我們 , 探究和改進閱讀方 法 , 是提高語 文教學水平的重 要途徑 , 從賞析文章的高度去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 是提高 學生閱讀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 參考文獻 1 梁偉燕. 讓散文教學唱響美的旋律U 1 . 中學教學參考, 2 0 1 1 ( 1 9 ) 2 侯 麟耀. “ 比較還 原法” 引入 中學現 當代散文教 學研究 lD] . 福建師范 大學, 2 0 1 0 3 張洪彩, 王一武. 山 東省臨沭縣 白施 鎮初級 中學, 散文教學 中滲透 美 育初探【 Nll _ 學知報 , 2 0 1 1 2 0 1 3 年第 1 】 期 教育論壇 小學生天地 學情 , 才能設計 出實用的、 有價值 的學案 。 教師作為教學的組 織者 、 引導者和合作者, 應對每一節課如何組織 、 如何引導加 以仔細的考慮 , 在頭腦 中形成很深 的印象 , 在課堂上真正給 學生 自主的機會 , 給學生留下足夠的 自主活動的時間, 還學 生思維的空間, 允許學生“ 犯錯誤” 。學生的不同認識是一種 豐富的教學資源 , 我們要善于捕捉來 自學生的資源。 3深挖教材 小學數學教材給教師和學生提供 了廣闊的空間, 教師需 要在課前對教材有全面 、 深度 、 系統的解讀 。 理清教材中各個 內容領域 的編排線索,善于將某一知識點放置于這一單元 、 這一 學段甚至整個知識體系中來審視, 這樣 , 才能進一步明 確該 知識點在教 學中的地位 、 作用 , 即這一知識點是在怎樣 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又怎樣為后面知識的學習作準備的。 那么, 該如何備教材呢? ( 一) 備教材 內容 的廣度和深度。 教師要根據教材呈現的 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 合理地確定教學內容的廣度。 同樣 , 一 節課教學內容的深淺也要適中。 內容太深 , 學生不能接受 ; 內容太淺 , 又不利于學生的數學學習。 ( 二 ) 備教材 的順 序。 新教材對教學內容的順序已經有所 安排 , 但是教材中設計的教學順序是最基本的 , 不可能太細。 教學時, 教師往往還要根據教材的內在聯 系和學生的具體情 況做更具體細致的安排。 ( 三 ) 備教材中隱含的教育資源。新教材中例題 、 習題 的 選擇素材 , 都與學生的生活實際非常接近。因此, 在教學 中, 教師應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 ,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探究欲 望。 對于課本中的例題和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