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提琴集體課音準問題的探索
問題研究 新 課 程 N E W C U R R I C U L U M 小提琴集體課音準問題 的探索 史 曉如 ( 浙江省杭州市蕭山青少年宮) 摘要: 在小提琴教學過程中無論是“ 一對一” 的小課還是集體課, 音準問題都是教師需花大力氣解決的一個難題。只是集體課解 決起來難度更大些。在多年的小提琴集體課教學實踐中, 探索、 嘗試了一些提高小提琴音準的方法。羅列出來, 希望能得到專家和同行 的指正。 關鍵詞: 小提琴集體課; 音準問題; 解決方法 林耀基老師曾說 : “ 鋼琴是易學難精; 小提琴是難學難精。” 究 其原因除了小提琴的演奏姿勢難于鋼琴外,小提琴的音準問題也 是難于鋼琴的一大難題。 小提琴的音準只能做到相對準, 無法做到 絕對準。哪怕是大師級的演奏家也不敢保證一場音樂會里每一個 音都準確無誤。完美的音準成為每個學琴者永遠的追求。 一 、上課前校準空弦音 這對于小提琴教師來說, 是一個常識性、 最基本的工作。然而 對于上集體課的教師來說 , 這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是人多( 一 個班 1 O至 2 0 人 ) ; 二是初學者的琴一般都是做工較差的普及琴, 很 容易跑音。一個班學生的琴校音一遍, 少則十幾分鐘 , 多則二十幾 分鐘。遇上需換弦和其他一些小修理的那更是半節課的時間過去 了。 長此以往, 必定會影響教學進度和質量。我在教學過程中采取 盡早教會學生和家長用電子校音器校音的方法。只要是在四個微 調調節范圍內的音, 我都要求學生自己校音。跑音太大 , 無法校準 時再請老師幫助。 這樣一兩年下來很少有學生需要老師幫著校音 了。這不僅節省了上課的準備時間, 更主要的是讓學生學會了自 己校音, 不會因為音不準在家無法練琴了。 二、 在指板上標注音位 小提琴的指板不像吉他、 琵琶有品擋可以用視覺來找音。 它必 須依靠敏銳的聽覺來調整左手手指按音的高低。這對于沒有學過 其他樂器, 沒有進行過聽覺訓練的初學者來說 , 要按準音是一件很 困難的事。我在教初學者時就參照吉他和琵琶的方法為初學者在 小提琴指板上標注手型的指位( 2 、 3指并攏) , 讓學生和家長先用 視覺幫助大致找到基本手位。 不至于剛上手時音的偏差很大。 然后 在學琴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聽音能力。當學生有辨別音高低能力時 再去除指板上的標記。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縮短入門階段學習的 時間。同時可以通過視覺在學生頭腦中建立起最基礎的一把位指 位圖。 三、 建立起 良好的手型 正確的左手手型是演奏小提琴過程中, 音準的物質基礎。 手型 不正確, 就算有良好的聽覺也往往無法將音按準。 所以在初學入門 階段, 教師應不厭其煩地糾正學生的錯誤手型。 寧可將進度放慢也 要讓學生建立起一個基本正確的左手手型。開始的慢正是為將來 的快打基礎。 我在預備級的集體課班上課時, 都要安排五至十分鐘 的時間做左手手型練習。 放好手型后, 一邊用廣播操的節奏和口令 讓學生一起做徒手手指操; 教師一邊逐個地糾正手型。 這個過程不 是短期能見效的, 一般需幾個月才能初見成效。 這也是對集體課教 師耐心程度的一個考驗。 一 1 5 6一 四、 邊昕邊練 習手指操 這是在入門階段放好手型后, 既練習左手手指的起落動作, 又 練習手指間音程關系的一種操練。 學生先不用弓, 放好手型。在教 師的琴聲帶領下 , 邊唱邊做手指操。 這時的重點主要放在左手手型 和手指的起落動作上。 不用弓拉是為了不讓學生因運弓而分心。 邊 聽邊唱是為了建立起學生的內心聽覺,并且熟悉音符和手指的一 一 對應。當大部分學生都會做了, 再要求學生拿起弓拉出聲音來。 邊拉邊唱用前面建立起的內心聽覺來檢查 自己拉出來的音是否準 確。手指練習的順序依次是 0 . 1 , 1 . 2 , 2 . 3 , 3 . 4 ; 然后倒 回來 4 . 3 , 3 . 2 , 2 . 1 , 1 . 0 。一般要求~弓四音。每節課都練, 堅持一段時間。等大部 分學生都掌握后, 可增加難度。 用一弓八音和一弓十六音來做這一 練習。當然在一弓四至八和八至十六音之間還可以用正反附點來 做過渡練習。還可以根據新課的調性 ,用對應的手型來做這一練 習。 這個練習比較枯燥, 但效果不錯。 所以每節課上不宜多練 , 在初 級階段每節課應安排五至十分鐘做這一練習。一方面鞏固左手手 型、 練習手指起落的獨立性; 另一方面建立起手指間的音程關系 , 為音準打下一個 良好的基礎。 五 、 每次課做音階練 習 音階是一切練習曲、 樂曲的基礎。 然而也是學生在家最不喜歡 練的基礎練習之一。 學生一般都喜歡拉旋律優美的樂曲, 對于音階 的重要性即便教師再三強調 , 學生大都在家也不會認真、 主動地去 練。 那只有上課時在教師的監督、 指導下集體一起練。 集體課上大 家一起練習音階也有其優點:一是不會像在家一個人練時感覺枯 燥乏味, 大家一起拉情緒容易調動起來, 聲音整齊 、 洪亮會使學生 有愉悅感 ; 二是個別同學如果有錯音或明顯不準的音, 本人也很容 易發現, 可以及時糾正。不像在家練習音階, 調性升降號錯了 自己 都沒發現; 三是教師可以根據新課的調性和類型, 在練習音階時進 行有針對性地選擇和練習。如。 新課是流暢練習, 練音階時可以用 一 弓四音或一弓八音進行練習; 新課是三連音時, 練音階時就可以 用相同形式提前練習。 如此等等。 教師可以賦予音階各種不同形式 的變化來豐富音階練習, 使得學生從不討厭練習音階, 漸漸地變為 有點喜歡練習音階。長期堅持音階練習對提高學生的音準和建立 調性概念是很有幫助的。 六、 跟著教師琴聲唱譜 視唱是學習音樂的基礎。 上集體課時, 每學一新課我都要求學 生先唱會再拉。讓學生把琴和弓放下, 用手打著拍子 , 跟著教師唱 譜。 幾遍過后學生對新課的節奏、 唱名基本掌握后, 教師不唱了, 改 用琴拉。 讓學生跟著教師的琴聲唱譜。 這樣在學生還沒動手拉前不 僅已基本掌握了新課的旋律和節奏,而且還建立起了對新課的內 新 -Z g程 N E W C U R R I C U L U M 問 題研究 心聽覺感。 這表面看起來學習新課的時間要長些, 但磨刀不誤砍柴 工。 學生上手拉時困難和錯誤會少得多。 音準方面也不至于偏離得 太遠。這種唱譜教學長期堅持, 不僅對學生音準會有提高, 而且對 學生視唱、 視奏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幫助。 從而使得學習進度可以 加快, 學習新課會變得越來越輕松。 一般學琴二、 三年后, 大多數學 生拿到一首程度相當的新曲目都能八九不離十地預習下來。教師 也就不需要一句一句地教了。前面的慢為后面的快打下了基礎。 七 、 其他 找準音 的小 方法 在教學過程中,我常常還用下列一些小方法來幫助學生找準 音。( 1 ) 利用空弦幫助學生找準同度和八度的按指音高: 讓學生將 與空弦構成同度或八度的按指音用雙音形式同時拉響,邊拉邊仔 細聽辨雙音的協和程度, 讓學生知道當兩個音完全協和時( 聽起來 像一個音) 說明按指的音找準了。 ( 2 ) 利用低八度音找高八度音: 當 學生在高把位上找不準音時, 可以先讓他們在低八度( 盡量在一把 位) 上將相同的旋律先演奏熟練 , 建立并